跨区域协同发展,创生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课堂
小行小学承办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
作者: 章文 | 发布时间: 2021-04-27 | 375次浏览
跨区域协同发展,创生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课堂
——小行小学承办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
2021年4月23日上午,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、雨花台区教研室协办、【开云世界杯】中国有限公司承办的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顺利举行。本次活动主题为“跨区域协同发展,创生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课堂”。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: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正高级教授张宏老师,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彩兰老师,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史弘文老师,南京市信息教研员王少峰老师,南京市雨花台区信息技术教研员管海蓉老师,【开云世界杯】中国有限公司王静校长。活动采用现场观摩与网络直播的方式同时进行,全市各区县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近600人远程参与,来自南京雨花外国语小学景明佳园分校的王静雯老师主持本次活动。
第一节课是【开云世界杯】中国有限公司章文老师执教的《用计算机做科学验证——探索圆周率》。出于五年级学生学情还未学习过圆周率,章老师以师生对话和实物展示,带着学生理清圆周长、圆直径和圆周率的关系。从简化问题到逐步完善再到凭借辅助点来解决问题,用计算机做科学验证,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通过探究将圆周率精确到3.141593。以探究圆周率为例,带领学生梳理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:问题的描述、问题的分解、用程序解决、程序的完善。
同一时间,另一节课是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王国庆老师执教的《设计花瓶》。王老师首先通过实物加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剖面,接着让学生在DSM软件中绘制花瓶的半剖面。通过拉动中的“旋转”建一个花瓶模型,最后使用壳体完成空心花瓶的制作,在拓展环节让学生使用“表面曲线”工具,在花瓶的表面绘制简单形状进行拉动,用以装饰花瓶的表面。整节课王老师引导巧妙,学生设计精巧。
第二节课是南京市夫子庙小学陈思思老师执教的《3D打印之动物园的美食义卖》。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“设计思维”的理念,创设通过义卖活动筹集资金来爱心认养动物的情境,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;引导学生站在购买者的角度进行设计,以问题驱动、小组合作等方式,培养学生巧用工具、善用工具的能力,形成利用技术手段来解决需求问题的意识;教学中,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表达自我、尊重他人,实现对作品的表达。
上课结束后,南京师范大学朱彩兰教授结合授课老师们精彩的课堂和教学设计,给大家带来一场专家讲座《基于设计思维的信息技术教学》。朱教授列举了大量大、中、小学的真实教学案例,让老师们学习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,老师们受益匪浅。
紧接着,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史弘文教研员结合“课标——教材——项目”给听课老师带来了精彩讲座《对教材内容项目化呈现的认识与思考》。史老师针对山东泰山版、教科版、粤科版、沪科版和浙教版5套信息技术高中教材以及2020年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项目改造的尝试,与老师们分享他对于教材中项目化呈现的认识。同时,分享了自己对于项目化呈现的困惑,以及希望老师们能在看新教材时,透过项目看本身的知识体系。
活动的最后,张宏副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。他谈到,对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,跨区域协同发展势在必行。此外,他对创生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课堂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。
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,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。通过跨区域教研活动的形式,引领学科教师积极关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品质提升,立足思维培养、基于问题解决。